机箱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机箱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南京雨花台文化局收到四片千岁瓷系文莱出土_[#第一枪]

发布时间:2021-06-07 13:47:45 阅读: 来源:机箱厂家

2016年12月初,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——四片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瓷片。虽然看上去并不起眼,但这些瓷片却来历不凡,不凡在哪里?第一,这些瓷片来自遥远的宋代,年龄已有千岁。第二,它们来自海外,是在文莱达鲁萨兰国(简称文莱)一条名叫甜柑河的河畔考古工地上发掘出来的。这四片跨越时空的神秘瓷片,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?

文莱甜柑河畔出土几万件中国文物

雨花台区文化局收到的这些瓷片来自文莱甜柑河畔的考古工地。文莱位于亚洲东南部加里曼丹岛的西北部,这里物产丰富、风光旖旎,被誉为“热带王冠上的明珠”。中国宋代的瓷片为什么会出现在文莱考古工地上?让我们把时间拉回本世纪之初。

那是十多年前,为了拓宽甜柑河,文莱有关部门控制性地放火烧掉两岸的森林。随后在准备拓宽河道时,出现了令人吃惊的景象:在河两岸,发现了数量庞大的文物;这些文物包括青瓷、白瓷、影青瓷和陶器碎片,许多瓷片上有花纹装饰,器底上还有诸如“徐作”“陈”“酒”“××记”等中国文字;河两岸还发现了许多中国古钱币,如开元通宝、大观通宝等。此外,还有金戒指、铜戒指等装饰品。

拓宽河道的事情暂时搁浅了,文莱当地有关部门迅速派出考古工作者奔赴甜柑河畔。

沉睡在甜柑河畔的中国文物,也牵动着中国文物工作者的心。2004年4月,南京市文物代表团来到了这里。时任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的杨新华,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踏上甜柑河考古工地的情景:“脚下到处都是陶器瓷器的碎片。我们乘快艇从上游到下游,从左岸到右岸,到处都是这样。当地专家介绍,各种文物从地表到地下,有一两米深。”

在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考古发掘和整理后,专家们对甜柑河畔出土的这批文物做出了总结:共发掘出较为完整的文物五万多件,其中包括中国唐代钱币1000多枚,其余各种瓷器陶器等文物,则来自中国唐朝、宋朝、明朝各个时期。

唐代画家阎立本妙笔描绘文莱使者模样

这些数量庞大的中国文物是怎样到文莱的?它们有过怎样跌宕起伏的经历?海上丝绸之路藏着解答问题的密钥。

早在2000年前,中国就开始了海上丝绸之路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,文莱从那时起,就与中国建立了联系。翻阅中国史书,从公元5世纪开始,关于文莱使者来访的记载日益增多。例如,史载南梁天监十六年、普通二年,都有婆利国使节到中国访问。天监和普通都是梁武帝的年号,婆利则是文莱的古称。当时,从文莱到中国,旅途十分艰险,使者首先要乘坐60天左右的海船到达中国东南海岸,然后从广州登陆,继而进入中国内陆。

到了唐代,两个国家的交往更加频繁。唐太宗贞观五年,婆利(文莱古称)、罗刹、林邑三国使节联袂出使中国,到了国都长安,宫廷画家阎立本作《职贡图》留下了这一珍贵的历史时刻。这幅传世名画如今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,画面上是外国使节带着他们的随从和礼物,自右向左行进。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们个个高鼻深目,长相和打扮充满了异国情调。他们带给中国的礼物都是产自各自国家的奇珍异宝,有怪石、象牙、孔雀翎等装饰品,还有山羊、鹦鹉等。

随着中国和文莱两国交往的加深,中国的瓷器、丝绸等物品,也通过各种形式、尤其是贸易的方式到了文莱。甜柑河畔考古出土的这些文物,便是两国间交往和贸易的最好见证。

中国好厨师让海上丝绸之路万里飘香

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,撰有《诸蕃志》一书,书中记载了文莱的风土人情以及中文之间贸易的有趣细节。

书中记载,渤泥国(文莱古称)盛产梅花脑、速脑、金角脑、玳瑁等物,外国商人用丝织品、金器银器以及瓷器漆器等同当地人进行贸易。

在文莱进行贸易,有一套程序,外国商船必须遵守。商船靠岸后,当地首领会率领属下到船上问劳,船主盛情款待首领及其属下,并说明来意。随后,停船登陆,不过,真正的贸易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开始。商人们登陆后,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公关。他们屡试不爽的妙招,是向当地首领人物进献中国饭菜。在中国饭菜香气的包围中,几个月后,当地首领同意开始贸易,“价定,然后鸣鼓以召远近之人,听其贸易”。如果未经同意就私自开始贸易,则要受到惩罚。贸易结束,商船离岸时,首领会设宴为船主饯行,并赠送当地特产。

由于中国饭菜在贸易中成为重要的公关工具,所以当时前往渤泥贸易的商船,“必挟善庖者一二辈与俱”。这里的善庖者,指烹饪水平高超的厨师。

在漫漫海丝路上,中国厨师的好手艺,像丝绸瓷器一样,成为中国商船上最抢眼的“尖货”。而在文莱甜柑河畔出土的中国瓷器和陶器里,也许在千年以前,就曾满盛过中国厨师烹制的美食。

文莱“王总兵路”与郑和船队有关

甜柑河畔发掘的中国文物,如今已是文莱当地博物馆里的珍贵藏品。实际上,除了这些文物,在文莱很多地方都有中文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。“王总兵路”便是其中之一。

王总兵路位于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,关于这位神秘的王总兵,文莱流传着许多传说。文莱官方出版的书籍则记载,他是第一任苏丹的驸马,他的妹妹嫁给了第二任苏丹。而近来则有学者考证,这位王总兵真名叫王景弘,他的家乡就在今天的福建省漳平县赤水镇。文莱为什么会有一条以中国人王景弘命名的路?《明史·郑和传》中能找到缘由,“永乐三年六月,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,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,多赍金币……”从这段记载看,王景弘是郑和的助手,在永乐三年与郑和一起接受出使西洋的命令。

实际上,王景弘曾多次随郑和出使西洋。1431年,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,王景弘也同往。这次出使之前,郑和与王景弘还命人铸造了一口铜钟,该钟如今收藏在国家博物馆,南京龙江的宝船厂遗址公园有复制品。钟上有“国泰民安”和“风调雨顺”的铭文,还有一段小字,加标点为:“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,太监郑和、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,发心铸造铜钟一口,永远长生供养,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。” 愿望虽然美好,然而,就在这次出使中,郑和病逝于途中。郑和病逝后,王景弘率领船队返航,回到中国。

学者认为,王景弘出使西洋途中,曾率船队到达文莱,当地人为了纪念他,以他的名字为道路命名。而至于王景弘在文莱的具体活动,则还有待更为细致的考证。

这些瓷片将被陈列在浡泥国王墓园内

雨花台文化局收到的四片宋瓷,是由中国与文莱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新华从文莱带到南京的。今年10月,应中国驻文莱大使馆邀请,杨新华率团访问文莱。代表团在文莱举办了多场学术报告,并参观了甜柑河和王总兵路等与中文两国交往密切相关的历史景点。回国之前,代表团收到文莱方面赠送的甜柑河宋代瓷片等礼物。12月初,中国与文莱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将这批礼物加以整理,随后杨新华代表中心,将瓷片等物捐赠给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。不久之后,这些携带着海上丝绸之路DNA的瓷片,将在南京浡泥国王墓园内展出。

学生课桌椅货源

家政保洁收费价格

二手丝印机货源